【“全球胜任力”系列报告第二讲】政策性金融支持与“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全球经贸合作的新纪元

发布时间:2025-03-22 16:27:14

2025年3月19日下午,开云kaiyun官方网站成功举办“工程大师讲坛”——“全球胜任力”系列报告第二讲,特邀中国进出口银行东南非代表处首席代表吴启金先生以“政策性金融支持与‘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全球经贸合作的新纪元”为题作报告。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文英,教学副院长孙恩昌,党委副书记张波,相关教师及六十余名学生在第四教学楼218教室参加报告。

吴启金先生曾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历任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中拉合作基金北京顾问公司首席执行官,主导多个跨境基础设施融资项目,长期深耕国际金融与经贸合作领域,银行工作经验丰富,理论功底较深,在《学习时报》、人民日报《内参》、新华社《经济参考》等多次发表文章,专业水平高,具备较广阔的国际视野,对于国际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有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

本次报告以“一带一路”重大国际合作倡议为背景,探索全球经贸合作的先进导向和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深度挖掘当今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向。

吴启金先生作报告中

吴启金先生从全球经贸一体化视角切入,结合中国“一带一路”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布局,以历史性工程“坦赞铁路”和新时代标杆“中吉乌铁路”为例,剖析了中国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介绍了在中非合作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主导或参与的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及其在国际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这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了海量就业岗位与多元文化发展机遇,通过共建、共商、共享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这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本科阶段进行系统知识积累与复合型技能储备,精准把握发展带来的时代机遇,才能从容应对全球化浪潮中的复杂挑战。

吴先生表示,单一学科知识已不足以应对产业变革,以金融学专业为例,学生应当重视理工类专业的学习,成为文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吴先生结合自身发展经历,鼓励在校学生选修计算机、环境科学等跨学科课程,成为跨境项目的关键支撑角色。同时建议学生突破英语舒适圈,积极尝试西班牙语等其他语言的学习,连通中国与新兴市场间的桥梁。小语种人才的缺失也正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难以推进到拉美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吴启金先生报告现场

吴先生还强调面对Chat GPT、DeepSeek等生成式AI的颠覆性变革,学生应当学习利用这些工具,通过解析AI生成的逻辑,推演思维过程,提升自身批判性思维与结构化表达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剑桥、牛津等英国顶尖高校在面试中重点考察的要素。

最后,吴先生向学生推荐了三本书籍《Long Walk to Freedom》,《The American Trap》,《Capital and Ideology》,表示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在纷繁信息中保持清醒判断和独立思考,学会认识世界,明确如何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并鼓励学生提高知识宽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习实践,用更高的视野和包容心态投身于国际事务中。

吴文英院长主持报告并总结

吴院长对专家表示感谢,并结合报告主题,阐述了开云kaiyun官方网站金融学专业设置“经济学+理学”双学士学位的重要意义,学院通过跨学科多元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全面能力,致力于培养兼具金融专业知识、量化分析能力与科技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吴启金先生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赠送吴启金先生纪念品

学生们表示此次报告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一带一路”倡议战略布局的理解,也启发了他们在全球经贸合作、科技文化共建等领域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方向,并深刻认识到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储备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成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本次报告作为学院“全球胜任力”系列报告之一,通过聚焦“一带一路”建设下的全球经贸合作发展,为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也为学院持续探索的如何塑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善于用创新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启发。


撰  稿:程悦 李漠含

图  片:李漠含

审  核:吴文英 孙恩昌


Copyright © 2015-2019 bdic.bju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开云-www.kaiyun.com|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